教学楼烂尾六年,小学生在工地上课......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张楠,回乡时目睹母校现状,写了一篇关于乡村小学的社会调查报告,在网络上引发舆论风暴。
9月15日,乡村振兴题材剧《在希望的田野上》于腾讯视频播出,开篇就抛出了一个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教育。
《在希望的田野上》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下半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是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重点引导推进剧目,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该剧以青年人的视角,讲述基层工作者在乡村振兴事业中辛勤奋斗的故事,展现“经济扶贫”之余,更着力探讨乡村“精神文化”的振兴。
以教育入题,还原乡村振兴面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育是不能落下的一环,《在希望的田野上》以教育入题,层层还原乡村振兴面貌。
剧中,张楠那篇关于乡村小学的调查报告,揭露了当地乡村小学面临的困境,当地教育局关注到后,副局长为保住仕途,要求派出所所长找到张楠并让其删稿道歉。出于道义,所长一口拒绝,但当副局长提出可以解决其女儿升入重点中学的名额时,所长答应了。
一个“危机公关”事件,引出当地教育的诸多问题:一方面,学校基础设施不足,学生发展受制约,家长为孩子教育焦虑;另一方面,教育系统个别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
抛出问题,再迎难而上,剧集由此有了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
随着情节推进,教育局迎来新局长李世涛,他以诚恳的态度承诺解决学校的问题,并邀请张楠回乡工作,而两人在着手解决乡村教育“硬件”问题时,又发现一个更重要的“软件”问题——观念落后,“考不上重点不如出去打工”是许多当地人的想法,类似的思想局限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精神致富”成为他们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过程中更迫切的工作。
“在年底实现脱贫摘帽,所有失学儿童都重返校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张楠是白果村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随着他返乡展开工作,振兴乡村基层驻村小队开启了攻克难关改变乡村面貌的征程。
通过乡村教育这个“小切口”进行“深打井”,该剧探讨了更多乡村振兴的现实议题。
在讲述白果村乡村振兴的同时,剧中亦涉及乡村教师困境、贫困户评定程序、农村老人赡养矛盾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剧中也展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真实生活。每一位基层驻村队员都不曾言弃,各自发挥所长,为乡村修路、发展致富产业、鼓励失学儿童上学、为乡村群众普及文化知识……
直面乡村振兴难题,描绘基层驻村队员的工作内容,该剧既为观众还原乡村振兴面貌,也展现了基层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从“走出去”到“留下来”
乡村题材剧集,人物塑造容易落入刻板化和纸片化,这一点上,能看到《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努力避免落入俗套。剧集主创在让角色的一言一行“合其情同其理”的同时,通过描写人物心路历程变化带出更多深层次探讨。
如剧中的张楠并不是从小就立志学成返乡的“典型”青年,该剧由其“走出去”又“留下来”的转变,带出人们对故乡的复杂情愫。
张楠在农村出生长大,自知条件艰苦,自小便想走出大山。毕业前他已经决定留在上海工作,经历过“删稿事件”后,更是下定决心绝不回去。
另一方面,虽然他排斥白果村的贫穷、部分村民的愚昧,但内心又忍不住关心当地发展情况,才写出那篇乡村小学调查报告,并准备发起支教计划缓解乡村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
作家贾平凹聊起家乡曾说,“我爱我的家乡,我也恨我的家乡。”恨是因为太穷小时候经常吃不饱肚子,爱是因为家乡这方水土养育了他。“这块土地上,有着污水、腐叶、牛粪,但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却正使土地肥沃起来了。”
张楠对于故乡的情感,大抵如此。
回到白果村,表面上是因母亲需要照顾、李世涛邀请等,但根源在于其内心深处割舍不掉的乡土情。
《在希望的田野上》深入人物精神世界,细描那根与故土挥不去又斩不断的纽带,让角色和故事,都增加了厚度和回味空间。
女主卞筱悦身上,也有着一群人的投射。出生在上海的她,思想上带着浪漫主义,行动上却脚踏实地,她追随张楠投身乡村振兴,折射出当代青年敢于吃苦的精神。
剧中还塑造了一批个性丰富的群像人物:局长李世涛善用人才,有大局观,多年为官坚持刚正不阿的处事原则,有时也会不近人情;村干部张志华有小恶却守大义,时常在责任感与私心之间摇摆不定;严谨耿直的李涵,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擅长农业种植的林青青充满活力,一受挫就会哭鼻子;被迫驻村的富二代耿一鸣,是“商业头脑担当”,受到不公处分而拒写检查……
这些人物并非高大全,而是个性突出、随着剧情推进不断成长的角色。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为白果村村民们找寻乡村振兴之路。
&&抗疫公益宣传助推全民共筑免疫屏障
丨专论
&&服贸会上,这些影视元素亮了
丨一线
&&《扫黑风暴》:展示“扫黑”的程度,诠释“除恶”的意义
丨剧集
&&精彩视听丨绝美!广阔大地的美丽遗产,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