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手机拍摄《三分钟》打动人心
娱乐新闻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02月09日 09:45
我要分享
原标题:
这几天,一部短片《三分钟》刷爆了朋友圈,短片讲述了春运中一次不同寻常的团聚。故事非常简单,片中的母亲是一名“南宁到哈尔滨”线路上的列车乘务员,春节期间正是加班加点最忙的时候,而即将上小学的儿子丁丁想念母亲,便拜托姑姑带他来到家旁边的火车站,趁着母亲的列车在站台上短暂停留的3分钟,见上一面。这部春运题材的短片是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拍摄,短片内容取材于真实故事,短片上线后,一天内在优酷网上的播放量就超过了1300万。热心的网友还找到了这个故事的人物原型。
故事取材于真实事情
厢里的欢乐还是站台上亲人见面的喜悦,都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春节记忆。这不禁让人想到陈可辛几年前拍摄的内地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亲爱的》,片中浓烈的乡土气息和现实感也会让人意外影片是出自一位香港导演之手。
出众的讲故事能力,敏锐感知细节的能力,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和强烈的人文情怀是陈可辛的一贯风格。陈可辛表示,虽然自己没有春运的经历,但春节与团圆,是他多年来一直留意的题材,“我完全能想象春运回家时那种喜悦和快乐。”《三分钟》在重庆拍摄时,陈可辛看到站台上的人潮涌动,虽然眼前都是群众演员,但他依然被这份归乡归家的情绪所感染,当试戏的演员唱起了过年回家的歌,他说自己也被感动得落泪。
短片触动观众之处,不只在于乘务员每年春节都要忙碌在列车上,剧情最关键的结构设计是在列车停靠站台后,母子见面只有3分钟。3分钟,为这次团圆带来的时限感正是剧情张力所在。短片特意以3分钟倒数计时的创作构思来强化这种时间感。片中,倒计时数字显示在画面上方,从列车进站时起,就时刻提醒着观众母子俩分离时刻的迫近。进站时,妈妈透过车窗看到了站台上的儿子,但车门打开,她要先帮助乘客上下车,没能第一时间去找儿子。由于站台上的人太多,儿子也没能第一时间找到妈妈。当孩子穿过站台的人流找到妈妈,3分钟的时间已经变成了2分钟。母子俩见面拥抱,妈妈用急切的眼神等儿子开口,有趣的一幕发生了,片刻静默后,儿子开始大声背起了乘法口诀。原来,妈妈之前跟快要上小学的儿子开玩笑说,“如果不会背乘法表就不能上学,更见不到妈妈了。”站台上,儿子并不流利地背诵着口诀,而这时,画面上的倒数计时正在飞快地变化。妈妈不知如何是好,又不忍心打断儿子,紧张的读秒与孩子磕磕巴巴的背诵声形成了反差,拨动着观众的心绪。当儿子背完了乘法口诀表,火车也启动了。母子俩的短暂团圆,没有几句对话,却留给观众无尽的回味。
春运时节,有很多人因为工作,与亲人近在咫尺却不能停留,短片《三分钟》就取材于这样真实的事情。短片刷屏后,有热心人找到了片中故事的人物原型,她就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九客运段深圳至乌鲁木齐车队列车员刘钟。2017年1月24日,媒体以《站台上4分钟的爱》报道了刘钟在列车经过湖南老家停靠衡阳站的4分钟里,见上儿子陈泓锦(小名丁丁)的故事。在《三分钟》的首映礼上,导演陈可辛说,他第一眼看到这个故事,就认定要把它拍出来。短片中,丁丁给妈妈背《九九乘法表》,现实中,丁丁是给妈妈看拼音写的“ma ma wo ai ni”。
对于国人来说,春运是归乡或者寻找自己根系的旅程。而来自香港的导演陈可辛没有经历过春运,却用朴实的画面打动了无数观众,短片中无论春运
手机拍摄电影自有优势
这部时长7分钟的短片延续了陈可辛关注现实、故事化的叙事风格,更为特别的是这是一部全程用手机拍摄的短片,也是陈可辛受邀苹果公司,首次使用手机拍摄电影短片。在分享自己的拍摄感受时,陈可辛表示,《三分钟》在镜头呈现上给观众一些传统影片不能触及到的视角,当前的手机摄影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不但可以为人们记录日常生活,更可作为传统电影摄影的一种镜头补充。手机拍摄的《三分钟》,画面中人物视野更为真实,短片中小男孩穿过站台人流寻找母亲的主观镜头,就是把手机架在了小演员身前完成的,由此呈现出来的运动节奏和高度,更接近一个孩子的视角。
如今,越来越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人,在用手机拍摄自己的作品。手机作为日常携带的工具,在便携性上是摄影机远不能及的。拍戏时一个狭小室内空间的拍摄,其实镜头后面需要相当大的空间来架设机器,而用手机这样小巧的设备,即使在狭窄拥挤的列车车厢里也可以自由取景。对于手机拍摄的优势,陈可辛大为赞许:“相比笨重的摄像机,手机拍摄可以尝试动态相机移动的效果,还带来很多独特的、不同的拍摄视角。比如可以把手机架到离演员非常近的地方去捕捉人物内心真实的情感,并且不会让演员觉得被打扰,这是传统大型摄像机近距离拍摄时不具有的优势。”
《三分钟》上线播出后,不少网友惊讶于手机拍摄的画面质感居然能达到大屏幕播出的效果,不过也有懂行的网友提醒:“不要以为你跟陈可辛的《三分钟》之间只差一台iPhoneX,其实还差比手机贵好几倍的稳定器、转接口、镜头、无人机、掌镜摄影师……”而在陈可辛看来,一切的辅助设备,都只是帮助导演与观众建立情感链接的工具,拍戏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技术只是工具,越来越便捷实用的工具为实现创意提供了可能。短片《三分钟》在打动观众的同时也清晰地传达出,未来可能会进入一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正在让更多普通人和影像爱好者,有机会去完成自己关于影像的梦想。
本报记者 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