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蒋幸端、石忠情 通讯员谭启锋
碧波漾喜气,龙舟迎佳期。昨日,一场“穿越古今”的道滘水乡集体婚礼在永庆村河段浪漫开场,6对新人以龙舟为媒、滘水为证,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仪式中许下终身誓言,诠释水乡婚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市民游客直呼:“道滘今天甜度爆表!”
水上迎亲 古礼新趣共赴幸福
擂鼓三声响,吉时到!新郎官们一身锦绣红袍,头戴乌纱帽,脚踏金丝履以“乘龙快婿”之姿登船出发接新娘!“龙舟开道姻缘定,滘水为媒百年情!”6艘红船披红挂彩,载着盛装新郎向着新娘的方向驶去……
红绸灯笼高高挂,喜糖福字满船头。接亲途中,擂鼓声与两岸喝彩声交织,道滘永庆河化身“姻缘水道”,新郎们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畅谈与道滘的缘分,更有新人坦言:水乡的粽香和文化让我扎根于此,今天终于能与爱人共赴幸福!
凤冠霞帔,十里红妆,这场盛大的水乡婚礼,美若画中场景。新人着华服迎四方宾朋,结金玉之盟。
接亲环节更是融入了道滘传统婚俗的“纳采、纳吉、请期”三礼,并创新设计为趣味关卡。新郎需通过“纳采赠礼”“昵称告白”“才艺表真心”等环节赢得新娘芳心。
经过多轮考验,6对新人陆续登船开始幸福大巡游,先后经过粤韵桥、虹桥,最后来到迎亲平台,沿途接受亲朋好友和两岸群众的祝福,亲身感受“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美好寓意。一条条古色古香的摇橹船,在潺潺流水间摇曳而来。新人们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一路摇向属于自己的幸福甜蜜。
桥畔誓言 婚俗新风尽显活力
巡游结束后,6对新人在象征“同心同行”的三丫桥上岸并进行婚礼仪式。在仪式主持人的引领下,新人们执手完成三拜礼、誓言礼等仪式,每一个礼节都有着独特的寓意,一项项传统婚嫁礼仪,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婚庆文化的独特魅力。
仪式最后,东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荣峰,道滘镇党委书记陈涛登台,为6对新人颁发定制的婚书。一纸婚书签下两人名字,许下一生情意。
拥有悠悠水道的水乡道滘,旧时出行、婚嫁均以水路交通为主。如今一场以水乡为媒、以船为花轿的大型水乡婚礼再现道滘,水乡婚礼的场景让见证者们仿佛穿越到以前的时光。
近年来,道滘镇在传承婚俗文化的同时,也致力于推动文明婚俗改革,倡导婚事新办简办的新风尚,希望通过各种特色活动,让新人们在体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婚礼仪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婚姻的神圣与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参加这场水乡婚礼的新人中,有本土道滘人、来莞博士、驻守沙角的军人,还有被中国文化吸引的外国友人……道滘以龙舟为笔、粽香为墨,将传统婚俗绘成一张面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甜蜜喜事 千里姻缘情定水乡
在昨日水乡婚礼的喜庆氛围中,一对来自不同国度的恋人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美国小伙Ben和白俄罗斯姑娘Kate,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而结缘。
5年前,他们带着各自的梦想与热情,在西安相遇、相知、相爱;3年前,他们选择共同来到东莞这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活力之城,继续书写他们的爱情故事。当天,他们身着中式婚服,在道滘的碧波轻舟间许下誓言。红绸摇曳、锣鼓喧天,岸边不时传来“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热烈祝福声,让Ben与Kate完全沉浸于中国传统婚俗的魅力之中。
“这场水乡婚礼不仅让我收获了珍贵回忆,也让我对中国婚俗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敬意。”这对新人由衷感慨道。这一刻,东西方的浪漫在道滘完美交融,这场别具一格的水乡婚礼,不仅见证了他们的跨国挚爱,更成为水乡文化与国际交流的美好见证。
本地夫妻刘俊达与蔡颖婷的姻缘,因传统文化而更显深厚。作为道滘“麒麟引凤”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刘俊达放下麒麟头执起绣球,将水乡的浪漫与承诺,交予心上人手中。
问及二人缘分,刘俊达望向妻子满眼温柔:“第一次约会在榕树下,她问我麒麟为什么引凤?我说‘凤栖水乡,良缘天成’——结果真应验了!”蔡颖婷掩面笑嗔:“这个人连表白都像‘讲古仔’!”
潮汕小伙吴楚佳回忆道:“记得那天赶论文,打印店都关门了,只好去钰冰宿舍借打印机。她穿着标志性的人字拖给我开门,特别热情。”黎钰冰笑着说:“后来发现他经常给我的朋友圈点赞,从校园活动到毕业旅行,一条不落。”
黎钰冰一脸喜悦地说:“今天的水乡婚礼圆了我的梦,比想象中还要美好。”吴楚佳则笑着承诺:“以后要带妻子走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